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

个人:医生在中国是最不值钱的

   在网上逛的时候,无意看到网上卖的紫纱茶壶。从一百几十到几百几千的都有,一些初级技师做的壶也要几百上千块一个。不知到底是贵在那坨泥还在贵在了手工 上?也没见卖家特别的宣传用的是什么泥,而是说作者怎么怎么历害,得过什么什么奖的一大篇。看来是贵在手工上了。不过想想一个初级技师是什么级别?初级职称,任何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就是初级职称了,正常的话干那么五年,升到中级职称。一般到中 级职称也就是二十多三十岁这样。
  一个刚出有点级别的技师(其实这个级别也就是最低级的,最下去就是技工了。在偶们医学界,连独立上班的资格都没有),折腾出的一坨泥就能卖那么几百上 千块。而一个苦读了五年(比其他专业多一年),出来还要考N个试才拿到证上岗的医生,看个病人才得诊费5毛。这5毛的诊费还不是看每个病人都得,很多病人 就是赖着不挂号就找你折腾半天,然后就不同意治疗,白你一眼走了。
  不要说报纸上那些专家号几十几百块一个挂号费,着眼基层一下。几十几百一个挂号费的,都省级医院、医学院之类的附院的教授。基层就是一个副高医师给你 看病,你挂个一块钱的号就足够了。治人的不如治猫狗的……

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

个人:t

   tt

医院:不正常的公馆卫生院

  公馆卫生院(另一个牌子是公馆医 院)就合浦来说,规模也不算小的了。是合浦那么多个乡镇卫生院里,能到"医院"称号的四家卫生院之一(另外的三家是廉州医院,山口医院,白沙医院)。
  可就是这么一家医院(卫生院),却每天都要呼叫"120"两三次,多的时候四五次。很多的病人都不是必须转诊上级医院的,比如上感发热,一般肺炎,支 气管炎等。
  现在农村有合作医疗,在乡镇一级就诊报销比例高达85%,比医保还要高。多数卫生院都在想办法留住病人在当地治疗,似乎就公馆卫生院是个例外。猜猜其 原因有几点。
  一是公馆这个地风,民风慓悍,又讲究所谓的"团结"。经常是打架斗殴不断,而且是打架就喜欢拉上一村子人去打。喜欢以暴力解决问题,很多地方的人说到 公馆人,甚到是对讲客家话的人都相当的反感。公馆卫生院就因为医疗纠纷被围攻过好几次,从来没有一件是经正规途经解决的。以前建高速公路时,不经过公馆, 当地的民风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,至今公馆的路都是超级的烂。这个月去公馆时,还看到有几辆边防和派出所的车辆守在公馆卫生院。听说也是有人闹事了。所以公 馆卫生院的医生也学精了,不管是什么病,一时半会没好转,症状没减轻,或者病人、家属提出些意见的,公馆卫生院的医生都会建议转上级医院。争取保护自已再 说嘛。对公馆的病人而言,出诊一次公馆,出诊费用就三四百块,其实很多病人都不用花这笔钱,还要在公馆这条烂路上颠个多钟头,真是无谓,留在当地治疗即 可。这个是公馆人自已造成的恶果自已来承受了。
  二是一些医生怕麻烦,特别是晚上,像一些发热病人一时不退热,病人、家属就不时的找医生,医生烦了就建议,病比较麻烦啊,不如到上级医院治疗吧。然后 他就可以安心睡觉了。
  三就涉及到经济上的原因,这就不详细说了。

2009年7月7日星期二

电脑:数据转移的痛苦

电脑  用来下载的一个1T硬盘很要满 了。就新买了一个西数的绿盘1T,为了把旧硬盘的1T数据(其实只有900G,硬盘厂商总是在玩数字游戏)倒入新硬盘里,足足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。电脑连 续开了廿几个小时,不停的读写硬盘。
  想想几年前,装以前用的电脑时。点了个希捷的80G硬盘,当时的已经是叫做大容量硬盘了。那时还是在流行装40G或60G的硬盘。可现在,一部电影就 能把一个80G硬盘占去一半。百把几十G的硬盘就真如鸡肋。
  硬盘的容量是翻了很多倍了,可速度一直不长进,基本上和几年前没有什么区别。就造成了想要把大量数据转移或备份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。

发 件人 照 片投放箱

2009年7月3日星期五

电脑:硬盘又告急了

电脑  前两个月买的西数1T硬盘又再告 急,只剩下不到100G空间。查了一下6月份的上网流量,吓了一跳。居然下载了差不多500G的东西。再这样下去,两三个月就要加个1T的硬盘了。家里的 小朋友肯定有意见。
流量详细信息(2009年6月)
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连接时长(M) 流出流量(G) 流入流量(G) 端口号
总计:78条 / / 575小时13分11秒 55.397842407 465.402069092 /